用激情點燃夢想 讓效率創造奇跡
發布時間:
2019-12-03 14:15
來源:
為期一天半的石家莊精英中學之行結束了,在去之前,一直對這個神一般的學校心存懷疑,但是在步入精英中學的校門之后,舟車勞頓的疲憊,統統被眼前的震撼所取代。這種震撼不僅僅是外表上表現出來的步調一致、激情有序,更是一種發自內心的觸動。
一、關于激情
精中學生的激情來源于競爭,從班級內部個體的競爭到小組與小組之間的PK,再到班級與班級之間的競爭,學部與學部之間的競爭,競爭充滿了整個校園,沒有競爭就沒有速度和效率,失去了對手,就容易迷失努力的方向。
與精中學生的對比,我們學生的一舉一動像是慢動作回放一樣,殊不知外界的競爭對手竟是如此的“賣命”。因此,正能量的渲染尤為重要,樹立正確的班風和學風,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,讓學生的內心充滿正能量,只有將思想暖化,才能順利地安排各項分工和任務。
此外,學生的激情來源于教師的激情,這就意味著,如果要學生擁有一分的激情,那么作為任課教師就需要擁有十分的激情,作為班主任可能就需要二十分的激情,作為更高層次的領導可能就需要更多的激情。
當然,要想讓學生時時刻刻保持激情,就必須讓學生知道,我是主人,是班級的主人、課堂的主人、知識的主人,也就是要最大化地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。而我們的學生最缺少的就是這種探索的、積極地主觀能動性,究其根源,老師包辦太多,不相信學生能做好,久而久之,學生也就不認為自己能做好。因此,要讓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,首先要讓學生自信起來,而要讓學生自信起來的前提就是老師愿意相信學生,把課堂還給他們,把主動權交給他們。
最后,激情不是維持一天半天就能達到效果的,要把激情變成一種習慣,讓它去趕走學習生活中的霧霾,讓它為每一件事的效率提供精神支柱。
二、關于文化
文化是一種無形的力量,在精中的每一面外墻上,都展現了圍繞學校和班級主題的文化設計。學生自己寫出來畫出來的校風、校訓,每次考試后的班主任言簡意賅,但句句淳樸扎心的寄語,一篇篇勵志的小故事、一句句座右銘、一所所理想大學等將原本冰冷的墻壁展現了不一樣的教育力量。
很多人說,這樣浮于表面的張貼是一種形式,但如果連形式都沒有,內容該何處附著呢?要讓形式不拘泥于形式,關鍵在于內容,讓內容的每一句話都出自于學生,讓老師寫給學生的每一句話都發自內心,讓每一個小目標都切實可行,讓形式充滿人情味兒,讓形式走心,相信這樣的形式會讓學生不經意之間的駐足洗滌心靈。讓學校的每一面墻說話,讓冰冷的外部設施轉化為一種隱形的教育力量。
三、關于管理
精細化的管理是讓精中取得成績最重要的保障,它管理的細化程度讓每一位參觀學習的老師驚嘆。及時練的反饋日日張貼,機讀卡上老師都用不同顏色的筆進行標注,對優秀和進步的學生進行鼓勵,對未達標的學生進行剖析;備課必須細致、統一,每位老師的教案都是詳案,從初備到復備,不同顏色的筆,不同顏色的修改和補充,每節課都如此;每一個課間每個教室內至少有兩位老師,當堂老師課間利用零碎時間答疑,下一堂老師提前到位板書重難點和知識脈絡,實現每一個課間的無縫銜接;校園里的每一個人都在德育,科任老師、班主任甚至學生本身,讓正確的價值觀和正能量多個口徑涌現;學生的學習習慣培養更加細致,不動筆墨不讀書,點讀、鉤讀、激情誦讀、激情討論、搶答、補充等令人咋舌……
細致化的管理和要求不可怕,但把這些精細化的管理日日堅持,日積月累下來,那么的確讓人敬佩。
接下來,我將進一步反思和總結此番精中之旅的學習感受,根據我們學生的特點和實際,有的放矢,力爭讓激情點燃渤海學子的夢想!
激情
上一頁
下一頁
上一頁
下一頁